深圳市宝安区“电子防控”技防工程项目

浏览:4703次    发布时间:2016-11-08

 1、 方案概述

深圳市由于毗邻港澳的特殊区位,人口数量巨大,且以非户籍人口为主,深圳长期受到境内外犯罪的巨大影响,社会治安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宝安区由于辖区面积大,制造业发达,大型企业多,外来人口数量大,造成宝安区域人口密度较高,为有效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城市管理效能,宝安区委区政府于2006年开始启动了电子防控工程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管理和应用,宝安区一类视频监控网络已基本形成重点管控区域有效覆盖,并广泛运用到治安、交通、城市管理、维稳处突和反恐等各个方面,电子防控工程已成为宝安区真正意义上的“平安工程”、“惠民工程”。

宝安区电子防控工程建设是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件大事,是提升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驾驭社会治安能力的必然选择,并以其先进性、稳定性、高效性,在发现、预防、制止犯罪,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处置群体性事件等方面,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是“平安宝安”建设的一大亮点。宝安区电子防控工程为大型赛事、安全保卫和应对群体事件,提供了完善、可靠的监控技术手段,是党委和政府及时掌握现场动态和指挥处置工作的必要条件。

距宝安区电子防控工程(一期)建成使用至今已超过八年,现有监控摄像机清晰度不高,功能单一,且设备资源布点有限,系统落后已无法满足现有视频应用的技术要求。同时,由于宝安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大量道路和区域进行了改建、扩建,路网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继续发挥电子防控的效能,亟需进行前端监控点位优化设计和前端点位设备高清升级及设备增加。

  2、 系统架构

图片6.png

图 电子防控工程高清升级工程前端架构图

  3、 前端监控点规划总体思路

经过不断的实战经验总结及借鉴学习,宝安区电子防控工程高清升级项目规划建设以 “平安宝安”为出发点,以原监控设备升级更换为主,迁改、增强补盲区域为辅,按照“断面无盲区、局部构成封闭”的原则,形成“点上可查、线上可连、格上可封、块上可控、圈上可卡”的“点、线、格、块、圈”的布控格局,通过科学合理、统一规划的防控体系的建设,形成宝安区侦查破案视频信息的关联。

  4、 系统设计

本期工程在一期、二期建设基础,结合我区现阶段实际情况,全面统筹,综合考量,将所有一类监控点位纳入本次优化设计范围,以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统一规划,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为出发点,优化选点及设备选型,提升宝安区电子防控整体效能,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整体优化选点:综合一期改造、二期在网点位现状及三期建设任务,结合全区路网结构,配合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统一规划选点、合理布局,同时根据覆盖范围调整采用设备共杆设计,提高前端集成度及覆盖地面整洁度。

2、采用星光级网络摄像机:按照实际需求,选择新技术,进一步拓宽监控应用的时空范围,采用星光级网络摄像机在微光情况下,没有辅助光源也能清晰成像,以保证新建系统技术的先进性。

3、简易卡口与虚拟卡口相结合:充分运用当前视频监控系统车牌和人脸识别等高新技术,在圈际防控时采用简易卡口设备,以保障车牌抓拍率和识别率;在块际防控时采用普通高清设备摄录、后端抓拍技术识别即虚拟卡口,通过一定密度的布放使用提高车牌和人脸的抓拍率和识别率,并可根据防控需求灵活调整布防位置。

4、前端采用多功能机箱:集数字化自动状态检测、故障报警为一体,内部集成多组功能模块,提供前端监控设备的信息状态、故障告警、远程重启等功能,提高稳定性,合理规划空间,便于安装、维护和扩展。

5、设计组合型监控立杆:杆体采用复合型、组合式设计,中间为可扩展部分,主横臂和拓展横臂360可调,互不影响,拓展臂接口统一,形式多样,可实现多个设备复用,并为日后新增及其他惠民工程扩展应用提供便利。

6、优化传输光纤汇聚:采用以太网交换机进行接入层汇聚,减少光电转换故障及损耗,提高图像传输性能。